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组织质量认证战线,勠力同心,担当有为,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筑起质量认证的坚强防线。
一、争分夺秒 迅速响应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总局认证监管司立足职责职能,迅速响应,与时间赛跑。
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总局认证监管司迅速建立应急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将疫情防控的责任扛在肩上。各项紧急措施接连推出,各项防控工作迅速展开。
2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委联合打击整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专项行动打响,将假冒认证产品和伪造、冒用认证标志纳入执法行动;2月4日,紧急下发通知,针对疫情防控期间认证活动制定10条优化服务举措,及时作出合理安排,让在疫情面前陷入难关的众多认证机构和获证企业吃了“定心丸”。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密切跟进,切实加强疫情防控期间认证市场监管,确保认证活动不中断、认证质量不放松。
截至目前,已有湖北、广东、上海、浙江、安徽、重庆、江苏、山东、黑龙江、山西、陕西、宁夏、福建13个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开辟CCC免办“绿色通道”,急事急办、随到随办,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探索“容缺监管”模式,对CCC免办推行“先办后补”,允许企业自我承诺疫情解除后补充相关材料,仅一家复产企业就有货值8亿元的进口物资获益。
湖北省、武汉市市场监管部门坚守抗疫最前线,面对风险压力科学统筹、积极履职,切实保障获证产品质量及市场供应。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山东、广东、重庆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制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措施,突出发挥质量认证的职能作用。
疫情防控期间,认证机构资质审批网上办理全面推行,申请人登录“认证机构资质审批”网上申报系统(rzjg.cnca.cn)上传申请材料,受理、公示、审查、核批全程电子化,《认证机构批准书》采取统一邮寄方式送达。
质量认证行业积极响应,各单位纷纷制定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措施。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启动应急处理程序,优化认证机构认可评审安排;中国网络安全审查与认证中心作出应急工作安排,重点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安全和信息服务;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建立疫情防控期间舆情研判机制,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向认证检测行业发出倡议书,采取五项举措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春季农业生产;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发挥海外公司优势,开展全球疫情信息收集通报并组织国外采购防护用品,支援国内疫情防控;各认证机构纷纷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提供便利化、定制化的服务保障。
鉴于疫情防控期间人员不宜聚集,各机构难以安排业务培训,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免费为认证从业人员提供网络培训。截至目前,共有1万余名学员选学了协会4.16万门次的网络培训课程,免除网络培训费416万元。
二、优质供给 保障一线
疫情发生后,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纷纷告急,产品质量安全牵动人心。认证监管司积极参与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三保”行动,彰显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
经过全面摸底,认证监管司指导认证机构制定优化流程、跟踪服务等帮扶措施,支持获证企业保障防护用品供给。对生产口罩等防护用品的认证,要求认证机构安排专人跟踪处理,全面做好认证服务。各认证机构还及时做好捐赠物资的认证评价,为疫情防治提供质量安全保障。
2月3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华南实验室接到了客户的认证检测任务。该客户针对疫情防控专门研发了一款用于病人与护士站间远程交流的新产品,可以降低医护人员被传染的机率。客户迫切需要在5天内拿到产品检测结果。按照认证监管司的指导意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及所属华南实验室即刻制定实施方案。经过3个昼夜的连续奋战,产品的全部测试与整改工作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完成。2月8日,华南实验室向客户提交了检测结果。
北京国医械华光认证有限公司的认证客户涵盖2000余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疫情发生后,该机构第一时间组织收集诊断及防护医疗器械相关信息,为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提供质量技术服务,帮助一家特批生产防护服的企业解决灭菌技术难题,帮助一家企业的闲置医用口罩生产线达到复产技术条件。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帮扶企业完成武汉一线急需的60辆负压救护车生产任务,加强对紧急生产的医用车辆安全监督,满足病员安全隔离转运急需。
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支持多家企业利用原有火灾报警设备产能,转产红外测温器材等医用物资,供应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和各地交通枢纽。
外资认证机构SGS 开启全球紧急海外防疫物资质量合规保障通道,快速完成从海外供应商资质审查、实地验厂及抽样检验等一系列工作,保障近千万件医疗物资安全合规到运。
三、凝心聚力 担当有为
面对疫情,质量认证行业千方百计支援疫情防控战斗,在国家和人民利益面前勇担社会责任,在大疫面前书写人间大爱。经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武汉分中心CCC认证的湖北欣和达电气、华中正泰等企业,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低压配电产品的设备供应商,接到加班赶工任务后,却苦于主材、元件、配件无库存或库存不足。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调齐足够的配件?企业负责人第一时间求助武汉分中心。分中心接到求援后,迅速联络相关认证客户,并通过电气行业协会了解材料库存情况,调动客户资源调配原材料,逐项落实物料,在装配现场协助抓质量。最终,帮助企业如期将配电产品交付两家医院,为保障医院各类医疗设备正常运转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卫安(北京)认证中心是专业从事卫生用品认证的认证机构,该机构积极筹措经过卫生安全认证的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捐赠给北京南站坚守岗位的一线员工使用。中国船级社发挥国际海运专业服务机构的优势,全力做好位于武汉的长江航运总医院的防疫物资采购工作,从海外采购医疗外科口罩近15万只、医用防护服近1.1万件,以及护目镜、测温仪等其他防控物资300多件。除认证机构外,获得认证的广大企业也纷纷践行社会责任,彰显质量认证的核心价值。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24小时加紧生产,驰援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三联化工集团无偿提供84消毒液原液,支援疫情防控一线。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全国质量认证战线奋勇争先,践行使命,勇于担当,谱写出振奋人心的铿锵旋律!